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汤泉周边自然条件概述

汤泉街道地处南京市浦口区西北部,南依10万亩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北临滁河,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辖区面积50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5个社区,常住人口2.4万人。是全国重点中心镇、全国环境优美镇、江苏省花木之乡、江苏省文明镇。
  汤泉以温泉、苗木为特色,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苗木之乡、中国铁塔之乡之称。境内“十里温泉带、百亩九龙湖、千年古银杏、万只白鹭林、亿株雪松田”等旅游资源和生态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温泉和惠济古寺被列为“金陵新55景”之一。
  汤泉地热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温泉储量达347多万方/年。汤泉温泉属于综合性含氡及硫化氢高热硫酸盐钙镁泉,被誉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温泉。泉水中富含30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阴离子主要是硫酸根;阳离子主要是钙、镁、钾、钠、锶、锌、铜、铍等。气体有氡、硫化氢、游离二氢化碳等。日流量达到4590吨/日,自溢最高水温达47℃。温泉现已成为打造东方国际温泉城的天赐恩惠。
  境内名胜古迹甚多。旧有八景:龙洞观云、凤山积雪、千佛晚照、惠济晓钟、石坝飞涛、温泉吐雾、尚书故宅、 寄老茅庵。另有梅花古埂、平湖秋月、西关交易、三步两桥、九步十三坡、万年台、太平桥 、鸡鸣井“八小景”。明代,惠济寺成为“江北第一游观之所”。
地理区位
汤泉街道位于六朝古都,位于南京市区西北,是江北新城十大功能区之一。宁合(肥)高速、宁连(云港)高速、宁合(肥)城际快铁、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
南京长江三桥、南京绕城公路、纬七路长江隧道、地铁一号线西延等城市快速通道,让汤泉与南京主城融为一体。距南京禄口机场仅40分钟车程,距合肥国际机场仅1个小时车程。借助长江黄金水道,距南京新生圩港、龙潭港仅30公里。形成了高效、快捷的水路空立体交通格局,使汤泉成为都市中稀缺的一处临山临水休闲雅地、度假圣地、疗养佳地。
自然气候
汤泉地处长江北岸、老山北麓,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严寒季节短,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由于地处老山以北,常年平均气温较浦口区低1℃左右,年均降水量略少于浦口区平均值。据多年测算,年平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047.9毫米,年无霜期227天,年平均气压1015.15MP,年相对湿度79%。常年主导风向西南风。
历史沿革
汤泉街道古属扬州地域。春秋属楚,随着历朝的兴衰更替,汤泉隶属多变。北宋置镇,元代立寨。明洪武九年(1376),置江浦县,汤泉属任丰乡。清顺治二年(1965)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汤泉先后属江浦县北乡、永宁乡。民国期间,汤泉先后分属江浦县第四区、第五区、汤泉区、星甸区、永宁区,其间,还先后隶属于中共江和全工委赤镇区、皖江区委江全办事处北山区、中共淮南区委江浦办事处汊河区。建国后,汤泉先后属安徽省滁县专署及江苏省扬州、镇江、六合专署、南京市。1983年7月,恢复乡建制。1986年2月,撤乡建镇。2007年12月,撤镇建街道。
特色资源
汤泉以温泉和苗木著称。旅游和生态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十里温泉带、百亩九龙湖、千年古银杏、万只白鹭林、十万亩森林公园、亿株雪松林”等资源景观。
  20世纪70年代,汤泉开始种植观赏性苗木,雪松、蜀桧、龙柏、广玉兰,至今已30多年,种植面积由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目前4万多亩。全街道林木覆盖率达80%以上。一年四季来汤泉,看到的都是绿色,观赏到的都是各类苗木花卉。20世纪80年代,汤泉便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苗木之乡,是江苏省著名的花木之乡。2007年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如果说老山是南京的绿肺,那么汤泉便是天然的生态氧吧。
  传说老山有72洞,汤泉有72泉。目前温泉有20多处,其中温泉泉群有9个,包括珍珠泉、太子泉、川堂泉、五柳泉等。1984年,江苏省水文地质队调查,汤泉地区温泉总流量达4590吨/日,以陈庄泉群流量最大 ,达2325吨/日。泉群单孔泉眼的承压水头高出地表3.9米,单孔流量7.96 升/秒。按保证用水量4000吨/日、每天每人次消耗0.2 5~0.4吨、泉水利用率70%测算,每天接纳7000?D10000人次,一年可接待总游客量为300多万人次。
  宋秦观在《游汤泉记》中称汤泉温泉“其色深碧,沸白,香气袭人,爬搔委顿之病,浴之辄愈”。王安石在《题汤泉壁》诗中写道:“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诸阳有废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然雪满塍”,将汤泉温泉与西安骊山贵妃华清池相媲美。明太祖改汤泉为香泉,除避讳之因外,泉水确实有一股香气,随雾气而蒸腾,故有朱元璋带马娘娘到汤泉沐浴的传说。《博物志》称:“凡水源有硫磺,其泉则温”,此香气正是淡淡的硫磺味。明时邑人张《观庵集》中就有“博山炉暖水沈香”的诗句。清雍正《江浦县志》称:汤泉温泉“浴之可疗痼疾,去疮痍”。民国《浦口汤泉小志》载:“唐韩女患拘孪,浴此泉得愈”。故在《龚氏汤泉别墅题襟集》中,称汤泉温泉为“灵液”,有“可知灵液比金丹”的赞誉。??
  民国10年(1921)9月30日,合肥太史龚景张因“计划构造庭园”,转请日本化学专家、农学士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工业及化学研究所所长山崎百治,以化学方法对汤泉诸温泉泉水中的各种成份进行化验,并将化验结果用中英文字打印成册,刊登于同文书院支那研究部出版的杂志《支那研究》第四号第49~87页中。当年德国医士弗纳煦根据化验结果,作出鉴定:“此温泉含硫磺、碳酸气,可沐浴治疗皮肤搔痒症、风湿性关节炎及四肢麻木等症”。
  汤泉温泉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D?D氡,它是脂溶性物质,能透达神经末梢,调节其功能 ,可以治疗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同时还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及血液粘稠度,对轻度高血压、脑血栓患者有裨益。
  1987年11月23日,南京市中医院专家臧吾在对汤泉温泉评价时称:汤泉温泉,无色透明,含有硫酸气味,属于综合性含氡及硫化氢高热硫酸盐钙镁泉,化学物质共有30多种,其中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还有重碳酸根、氟、氯等,主要阳离子为钙、镁,还有钾、钠、锶、锌 、铜、铍等,气体有氡、硫酸氢、游离二氧化碳等。因而,汤泉温泉治疗疾病的范围很广:1 、对多种皮肤病,如银屑病、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和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均有显著疗效,尤其是对癣、疥等寄生虫性皮肤病有很好的效果。2、对运动系列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和外伤性关节炎都有较好的疗效。3、对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病、不孕症、慢性盆腔炎也有效。4、对于无病的人,在消除疲劳,强身保健,甚至恢复青春等方面也有显著作用。可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浸浴、含漱、运动浴、浴中按摩、喷雾吸入、直肠灌洗和机械水浴。
  除了温泉之外,汤泉还有冷泉(即矿泉水),现已开发建成泉水饮料企业。汤泉出露冷泉有9处,总流量1800吨/日。据1972年12月,江苏省水文地质队调查分析:汤泉冷泉矿化度为0.5克/升,氟离子含量0.3毫 克/升,耗氧量0.5~1.5毫克,可溶SiO25~10毫克/升,全硬度15~25德国度,永久硬度4~5德国度,PH值7~7.5,属HCO3?DCaMg型水,可饮用。
  1987年11月23日,南京市中医院专家臧吾在评价汤泉冷泉水时指出:泉水清洁透明,无色、无臭、无味,系中性、低矿化度、重碳酸钙镁型水。主要阳离子有钙、镁、钾、钠、锌等;主要 阴离子有重碳酸根、硫酸根、氯等;气体有氡、游离二氧化碳等。氟含量适中,无汞、酚和有机物。还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系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用于饮疗,不但能消除疲劳,而且有助于青春美容、多种疾病的治疗。如,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胃病、糖尿病、痛风、肥胖症、支气管哮喘、慢性荨麻疹、慢性肾炎、骨质软化症等。此外,对孕妇、哺乳妇女可补偿体内钙质,促进小儿骨骼发育。??
1994年8月、1995年1月,江苏省卫生防疫站、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化验室和地矿部南京岩矿测试中心按GB8538.1~8538.63要求进行重复性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定名为锶型矿泉水。
行政辖区
汤泉街道下辖5个行政村、5个社区,分别是滴水珠村、泉东村、陈庄村、瓦殿村、林庄村和九龙社区、高华社区、三泉社区、泉西社区、金泉社区。2007年8月,隶属原老山林场的滴水珠村、林庄村整建制划归汤泉街道。
荣誉称号
1998年获得“江苏省安全文明镇”称号
1998年获得“南京市双拥模范镇”称号
  1999年获得“南京市新型小城镇”称号
1999年获得“江苏省花木之乡”称号
1999年获得“江苏省百家名镇”称号
  1999年获得“南京市科普文明镇”称号
2000年获得“江苏省文明镇”称号
      2001年获得“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称号
2003年列为“江苏省重点中心镇”
2005年列为“全国重点中心镇”
 2007年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
汤泉旅游特色
汤泉“八景”始建于清《江浦碑乘》:“镇有八景,曰:龙洞观云、凤山积雪、千佛晚照、惠济晓钟、石坝飞涛、温泉吐雾、尚书故宅、寄老茅阉”。除“八大景”外,还有“八小景”:梅花古埂、平湖秋月、西关交易、三步两桥、九步十三坡、万年台、金鸡井、太平桥。 
1、八大景
  【龙洞观云】镇东南,龙洞山巅,天崖石洞,传说神龙窿宅。白云出岫,山云忽合,龙口吞云吐雾。
  龙洞天然而成,洞口上方奇石峭立,形似雕工流畅、造型精美的龙首。进洞是一大敞厅,面积约100平方米,高约35米。洞穴幽冥清静,其深莫测,洞顶石乳滴汁,其声叮咚,且有蝙蝠悬臂。穿厅探幽,岔洞旁出,倾斜而下,杳无穷尽,至今无人达到洞底。春夏季节,云雾低缭绕,尤其在白云出岫之时,山云连接,滚滚白云如海涛巨浪,云海中露出峰尖,宛如大海中的礁山,时隐时现。若身临洞口,飘飘然如入蓬莱仙境。
  【凤山积雪】镇西南,凤凰山,传说曾落凤凰,主峰古松,行若凤冠,冬令瑞雪,翠白相间,山峦起伏,酷似凤凰。
  凤凰山呈西南?D?D东北走向,形如凤凰。清代,山上多长青松翠柏,主峰上有三株古松,粗壮高大,其中一株性若凤冠。每逢冬令瑞雪之时,松枝翠柏上的落雪或有或无,翠白相间,远眺酷似栩栩如生的凤凰,故有“凤山积雪”一景。
  【千佛晚照】千佛庵,镇西隅,建于明代,红墙青瓦,佛像千尊。夕阳西下,佛光反照,交相辉映。
  千佛庵,原为明代尚书张?u之故宅,后转以居浮屠,改为僧舍,僧刹门楣横额曰“千佛庵”。其东、南、西三面溪水环流,庵房有前后两进,东西两庑为僧寮,殿厅中有如来、观音、地藏王等大佛,并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五百罗汉、共有大小佛像千尊。庵东北有太平桥,距千佛庵约百步。庵北有竹园,每当夕阳西下,一轮斜日如嵌如表,千红万紫,加之佛光反照,构成“千佛晚照”的独特景观。
  【惠济晓钟】镇北,古刹惠济寺,规模宏大,僧侣百千,寺内悬架巨钟,瞢鼓晨钟,钟声悦耳,萦乡十里。
  “惠济晓钟”,为惠济寺内一口生铁铸钟,据传该钟是清朝秀才张业樵于光绪年间捐募所铸,钟上并铸有若干捐资者的姓名。钟悬挂寺内三根粗木支架之上。钟的两边挂有条幅,其中一幅有“晨钟警醒”语。每当天刚破晓,红日冉冉升起,僧房开始晨斋,撞起嘹亮的钟声,声韵悦耳,萦乡十里。
  【石坝飞涛】惠济寺四北,天然石坝,鬼斧神工,怪石嶙峋,山洪倾泄,浪击水拍,玉花飞溅,涛声如雷。
  石坝系一庞大崖石,宽约6米,长约10米,整个坝身凹凸不平,怪石嶙峋,横堵山渠之上。山渠承接老山大小十余处山坳之水。汛期,滂沱大雨之后,山洪汇合山渠,汹涌澎湃,冲击石坝,溅起万丈飞涛,远闻其声,如风吼雷鸣,近观其形,如万马奔腾。飞涛卷起珠帘,伴着薄纱般的迷雾,在阳光照射下,似焰火腾空,彩虹落地,更有甚着,洪水从上游带来的纱石,浪击水拍,飞过石坝,犹如鲤鱼跳龙门,甚为壮观。
  【温泉吐雾】十里温泉带,名传太子汤。隆冬热气升腾,如云似雾,“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乃之写照。
  汤泉地多温泉,且“泉暖而香,可以浴”,“ 浴则体浩,淑则齿洁”,并能“看水色知气象”,乳色加重,天将落雨;清澈见底,意味着天晴。隆冬雪天去洗澡,浸泡在热水池里,仰望池面,热气盈盈上升,遇到冷空气便变成白色的雾珠,如云似雾,恰如从温泉吐出。天空雪花飞舞,如柳絮随风,遇到热气融化后,不见雪花,只见云雾。秋天的子夜,到温泉洗澡,跳入池内,水动、地动、天动、昂首看星月,低头见倒影,正所谓“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池塘映月,天上地下一双轮”,又是一番“池塘映月”美景,令人陶醉!
  【尚书故宅】明代张?u,正统壬戌进士,官拜尚书。故宅相沿僧舍,僧刹顶石之上镌字“尚书故宅”。
  尚书故宅为张?u未出仕时所建,有前后两进,前进为“平室二楹”,后进为“楼宇三楹”,楼中有张?u遗像。庭院中有古桂一株,故设“桂香书屋”,为张?u题名。屋内设几榻,置金刚经数卷。尚书故宅转以居浮屠后,其后裔仿原宅重建,故此处之宅亦称“尚书故宅”。
  【寄老茅阉】北宋孙觉,字莘老,高邮进士,爱其地胜,于惠济寺旁诛茆夷土,规以为庵,寄老汤泉。
  寄老庵位于惠济寺东约300米处。宋秦观《淮海集游汤泉记》云:“孙公爱其胜地,欲寄以老焉。因请其名曰寄老庵”。 寄老庵建于宋熙宁十年(1077),庵成后,秦观特作《寄老庵赋》,对寄老庵地理环境作了记述。苏东坡并为寄老庵题词。
2、八小景
  【梅花古埂】千佛庵西侧有一道土埂,南北朝向,长约50米,宽约七八米。埂上有丛梅数百,为明代张?u手植,名曰“梅提”,俗传为梅花古埂。梅花分为两排,中间是用青石铺成的赏梅小道。小道两旁间隔摆放有石台、石凳,供游人休憩之用。梅花丛中飞鸟不断,鸟语花香。埂下泉水流淌,晨雾缭绕。十里黄、磬口梅、骨里红、缘萼梅等名贵梅花由冬而春,花开花落,馨香怡人。前来赏梅的络绎不绝。有“踏雪寻梅古埂处,尚书故宅问?u公”的诗句流传。
  【平湖秋月】银泉庄园西约50米处一温泉,又名“月子塘”。传为月子后妇女洗灌之用。池面约10平方米,岸边块石垒砌,岸上垂柳倒挂,轻风摇曳,雾气升腾,犹如瑶池仙境,尤其是在中秋之夜,平源映月之时,月宫嫦娥起舞的景象若隐若现。
  【西关交易】古时汤泉街为防匪盗,四方设四关。其中西关位于猪市之旁。巷中设猪市、粮行、盐行、鱼行、柴行、药行等,并有“天元老店”,商贸繁荣。特别是逢集,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间或夹杂着说唱,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堪称一景。
  【三步两桥】川堂泉西20米处,有泉水日夜流淌。据传街西农户为用泉水,曾闹纠纷,以至对簿公堂。经调解,各方出资建桥两座,一为平铺石板桥,一为砌建拱形桥,桥身不大,且两桥紧靠,可三步跨两桥,故称“三步两桥”。桥旁立水系碑,刻有“桥分两座,水流各方”碑文。泉水从桥下流出,各得其水,家田因得泉水,年年丰收。乡民在欢庆丰收之际,不忘此桥功德,遂将“三步两桥”称为一景,以示永久纪念。
  【九步十坡】汤泉东有大东岳庙。此庙在高墩之上,为使香客进出方便,地方绅士出资在庙前用青石砌成台阶,长约十五六米,宽约三四十厘米,共砌十三层台阶,正合九步三叩首进庙门,故称“九步十三坡”。平日,儿童在两边青石斜坡上滑坡嬉戏。“九步十三坡”正对面有“万年台”(古剧台),演戏时,观众坐在台阶上看戏,互不遮挡,皆大欢喜。乡民们故称“九步十三坡”称为一景。
  【万年台】又称古剧台,汤泉街东大东庙前,间隔九步十三坡。剧台建于明代,为扇形面状,四方用石条垒砌,高约五尺,正面石条上刻有古人画像,凸现其上。台面左右两边分文武场席和道具席,两席下的石条上分别有五位古人手捧“福禄寿财喜”五字。台面上,左右石狮一对。剧台中央偏后为彩楼照壁,高约3米,东西两边各有一门,东边门楣白矾石上刻有“出将”二字,西边门楣白矾石上刻有“入相”二字,为演员上下场之用。剧台规模宏壮,古色古香,是汤泉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实属一景。
  【太平桥】汤泉街西,千佛庵以东约100米处,依庵建桥。此桥为一青石拱桥,高约5米,长约10米,宽近3米,桥孔为南北向。南向桥顶镶嵌白矾石一块,上刻楷书“太平桥”三字。每逢春节正月初一清晨,附近乡民扶老携幼,前来“太平桥”奉香求佛保太平,而且要在桥上来回走一趟,走过太平桥,方到千佛庵,故有“先过太平桥,再到千佛庵”之说。太平桥北地方百姓奉若神明。
【金鸡井】又称鸡鸣井,位于汤泉街北,与凤凰桥相距约30米。井深七八米,井口直径近一米,井沿上有道道沟槽,为打水绳索磨勒所致,可见此井年代久远。传说挖掘此井时,从井底传出鸡鸣声,遂止。井水清澈甘甜,泡茶清香,水入杯中凸出杯口而不溢,地方百姓称之为“仙水”。
汤泉周边酒店娱乐
【银泉庄园】银泉庄园是一家三星级涉外温泉宾馆。
  银泉庄园仿古建筑、画黎雕栋、金碧辉煌、高档红木家具,富贵典雅,室内外游泳池,两个温泉洗浴中心,独创农家菜肴,地下射击场和所有房间内整体雕花的汉白玉浴池更独具特色。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有豪华标间80余间,备有大、中、小会议室,餐厅可供300人同时就餐。
  【天泉宾馆】天泉宾馆是一家三星级旅游涉外温泉宾馆。集餐饮、客房、会议、娱乐休闲于一体。拥有各种类型的豪华套间、标准间、三人间和单间,所有房间均设有温泉浴池、桑拿房、免费宽带上网。餐厅以野味、江鲜、农家菜为特色,拥有一个宴会大厅,一个自助餐厅及8个风格各异的豪华包间,可接待200余人同时用餐。接待180余人同时洗浴。康乐部配健身房、棋牌室、茶吧、舞厅、KTV包间、网吧等。
  【汤泉宾馆】汤泉宾馆是一家三星级涉外温泉宾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拥有豪华套房、商务套房、标准间、单人间等客房58间,大型宴会厅及格调典雅、风格迥异的豪华包间,可容纳380人同时就餐。大、中、小多功能会议厅,可接待100人的会议。男女温泉桑拿浴室、健身房、棋牌室、美容美发、按摩包间、舞厅、KTV等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宾馆配备中央空调、宽带网络和数字电视系统。
  【南京大吉温泉度假村】南京大吉温泉度假村是一家四级涉外温泉度假村。占地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贵宾接待中心、温泉康乐中心、豪华别墅、独具风格的中西餐厅、酒吧、各种类型规模的会议设施。同时设有室内游泳馆、网球场、健身房、棋牌室、乌篷船、卡丁车场、垂钓、高尔夫水上发球台等各项娱乐设施。特别是竹林绿野中的室外阳光温泉天池,更让您在大自然中尽享露天沐浴的乐趣。
汤泉特色景点
【惠济寺】惠济寺位于汤泉以北,始建于南朝,初名为“汤泉禅院”。刘宋时,武帝刘裕万乘来游;萧梁时,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北宋初年,易名为“惠济院”,其间著名辞人秦观曾来此游访并撰有名篇《游汤泉记》。北宋元年佑初,高僧忠镜将惠济院改为“惠济寺”。元佑三年建转轮藏殿并以银函葬佛舍利。明代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驾幸汤泉镇,因避讳“汤”字,遂将汤泉镇改为香泉镇,惠济寺也一度易名为香泉寺。明崇祯十六年重建观音宝殿。清道光年间,邑人毛麟、苏兆奎与寺内创办“英华书院”。寺院于书院紧密结合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清咸丰年间,这座千年古刹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之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惠济寺虽饱经沧桑,却保留下三棵距今1500多年古银杏树,至今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惠泽着四方百姓。据说像惠济寺一样,在同一地点生长着三棵千年银杏,在全国仅属汤泉。而在当地,关于这三棵古树的种种神奇故事流传甚广,不断有善男信女前来祈福求子,奉为“神树”,更有众多情侣在此许下终身不变的誓言。满树随风飘动的红带,印证着一颗颗虔诚的心。更为奇者,这三棵古树所结果实皆为无芯白果,果肉甘甜,在银杏品种中极为稀罕,堪称“中华一绝”。已故著名书法家、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曾为这三棵千年古树作500余字长诗《古银杏行》加以赞颂。
  惠济寺内的这三棵古银杏树历千年风雨而生机盎然,其长者名为“千年垂乳”,树高20.2米,树径7.45米,需七个成年人方可合抱,树枝上共有七个下垂的乳瘿,最大的长2.18米,“千年垂乳”之名亦有次而来。据传说,“千年垂乳”可祈福家庭平安及求子。
  其仲者名为“撑天覆地”,树高24.7米,树径7.4米,因树干高撑天空遮天蔽地而得名。每逢夏日,浓密的树荫覆盖地面达半亩有余,可供几百人纳凉。据传说,“撑天覆地”可祈福事业兴旺。
其叔者唤作“雷击复苏”,树高23.9米,树径4.7米。此树在咸丰年间一场惊雷击毁此树半边躯干,数年后此树竟然又慢慢复苏。现树干中空,可见“一线天”奇景。据传说,“雷击复苏”可祈福健康长寿。
汤泉特色经济
一:温泉之乡
1、 资源综述
汤泉泉水资源得天独厚,蕴藏丰富。既有温泉,又有冷泉。经勘探,汤泉温泉有20处,冷泉9处。主要集中在“十里温泉带”上,呈东西向,长约3500米,宽约500米,两端多密,中间少疏。近年又新发现一处18平方公里的温泉资源区。温泉自流量达4590米3/日,常年水温在43℃?D47℃。地下热水总资源量347万米3/年,深井可采量171万米3/年。
  汤泉温泉,无色透明,含有硫酸气味,属于综合性含氡及硫化氢高热硫酸盐钙镁泉,内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30多种,其中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还有重碳酸根、氟、氯等,主要阳离子为钙、镁,还有钾、钠、锶、锌、铜、铍等,气体有氡、硫化氢、游离二氧化碳等。1921年,德国医师费纳熙、日本农学博士社会化学研究所所长山崎百治和1982年意大利切萨洛尔合作社比彼尔诺博士分别对汤泉温泉水进行化验鉴定,证明汤泉温泉对多种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运动系列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病、不孕症、慢性盆腔炎等疾病具有明显疗效,对减肥、保健、延年益寿也有良好的功效。
除了温泉之外,汤泉还有冷泉,主要分布在温泉溢出带南部山前坡脚一带,呈北东向线状出露,总流量为1800米3/日,水温在12℃?D21℃。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臭无味,低矿化度,属重碳酸钙镁型泉水,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属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用于饮疗不但能消除疲劳,而且对青春美容、多种疾病的治疗都有明显疗效。
2、 历史考证
《中国温泉辑要》在介绍汤泉温泉成因时称:“泉水均出自汤泉山,地层为石灰岩,虽未见火成岩,然一部分石灰岩变质颇烈,殆由造山运动所生成”。江苏省地质队通过对汤泉地区热水水文地质的调查,认为:汤泉区内地下水,按地下水赋条件不同,分为松散岩类空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以及碎屑岩类裂隙水三种类型。区内很多温泉均属岩溶水。岩溶水主要分布于老山山脉一带。温泉的贮水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白云岩,次为寒武系灰质页岩夹泥质白云岩。汤泉?D陈庄一带,由于构造断裂的切割,地下水大量溢出,形成很多泉群,有大量温泉分布。泉水呈东西向条带布展,其形成主要受北东向滁河断裂控制,也与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切割导水有关。
温泉文化:“沸玉喷珠水一方,温柔人合老仙乡。硫香不数华清滑,道是萧梁太子汤。”这首诗反映了汤泉温泉的品质可与华清池相媲美。早在南朝宋大明七年就有关于“宋主孝武帝如尉氏观温泉”的记载。梁昭明太子常濯足沐浴于太子泉。
  历代以来,众多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来到汤泉,亲身感受温泉,题诗作赋。比如:宋代王安石、秦观、孙莘,明代庄昶、张?u、陈献章、杨仲羲,清代陆文麓、陈宗彝、王景韶、刘文揆,等等。明太祖朱元璋偕其军师刘伯温来汤泉游览沐浴,因避讳“汤”字,曾改汤泉为“香泉”。清末,合肥太史龚景张在汤泉购地置泉,兴建“龚庄”,屋室精雅,楼台别致,可泳可浴。
  如今,汤泉以优良的生态环境,迈入全国环境优美镇行列。以丰厚独特的天然温泉,享誉中国温泉之乡。时代变迁,赋予了汤泉天赐景观、天赐资源,让温泉文化、树文化在汤泉蓬勃发展。
  据勘探,汤泉温泉目前有两大块,一块呈东西向分布,地层带长约10里,另一块呈块状分布,面积18平方公里。温泉成因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经过上千年自然渗透,通过层面裂隙与构造裂隙向深部运动,经深循环径流,地下水得到加温加热,形成地下热水,再经断裂切割,形成通道,沿隆起边缘断裂带向上运动溢出地表,形成温泉。
来汤泉沐浴,一方面尽情享受着10万亩老山国家公园的富氧离子,感受着4万多亩各类苗木花卉园林景观,置身天然“氧吧”,据监测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2万个。另一方面以人为本,让游客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感受文化,感悟温泉,享受休闲。对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来说,高质量的环境永远是第一位的。汤泉温泉风景区内园林布局依山造势,顺水造型,使每一座温泉都山青、地绿、水蓝,形成一幅幅青山绿水图,充分营造一个亲山空间、亲水空间、亲绿空间、亲情空间。
3、 温泉文化
“沸玉喷珠水一方,温柔人合老仙乡。硫香不数华清滑,道是萧梁太子汤。”这首诗反映了汤泉温泉的品质可与华清池相媲美。早在南朝宋大明七年就有关于“宋主孝武帝如尉氏观温泉”的记载。梁昭明太子常濯足沐浴于太子泉。
  历代以来,众多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来到汤泉,亲身感受温泉,题诗作赋。比如:宋代王安石、秦观、孙莘,明代庄昶、张?u、陈献章、杨仲羲,清代陆文麓、陈宗彝、王景韶、刘文揆,等等。明太祖朱元璋偕其军师刘伯温来汤泉游览沐浴,因避讳“汤”字,曾改汤泉为“香泉”。清末,合肥太史龚景张在汤泉购地置泉,兴建“龚庄”,屋室精雅,楼台别致,可泳可浴。
  如今,汤泉以优良的生态环境,迈入全国环境优美镇行列。以丰厚独特的天然温泉,享誉中国温泉之乡。时代变迁,赋予了汤泉天赐景观、天赐资源,让温泉文化、树文化在汤泉蓬勃发展。
  据勘探,汤泉温泉目前有两大块,一块呈东西向分布,地层带长约10里,另一块呈块状分布,面积18平方公里。温泉成因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经过上千年自然渗透,通过层面裂隙与构造裂隙向深部运动,经深循环径流,地下水得到加温加热,形成地下热水,再经断裂切割,形成通道,沿隆起边缘断裂带向上运动溢出地表,形成温泉。
来汤泉沐浴,一方面尽情享受着10万亩老山国家公园的富氧离子,感受着4万多亩各类苗木花卉园林景观,置身天然“氧吧”,据监测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2万个。另一方面以人为本,让游客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感受文化,感悟温泉,享受休闲。对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来说,高质量的环境永远是第一位的。汤泉温泉风景区内园林布局依山造势,顺水造型,使每一座温泉都山青、地绿、水蓝,形成一幅幅青山绿水图,充分营造一个亲山空间、亲水空间、亲绿空间、亲情空间。
4、 开发利用
民国以前,人们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仅利用温泉沐浴和泉水灌溉。20世纪50年代以后,利用温泉建立起罗非鱼保种基地,为热带罗非鱼越冬保种。90年代以后,汤泉加大旅游资源和温泉资源开发力度,相继建成一批星级温泉酒店和旅游景点,建成一批高尚纯温泉别墅区。目前,涉外三星级温泉度假酒店有银泉庄园、天泉宾馆、汤泉宾馆,涉外四星级度假村有大吉温泉度假村。2008年,浦口区委、区政府提出江北新城建设战略,把汤泉作为新城十大功能区之一,规划打造15平方公里的国际温泉度假城。
5、 行业组织
【旅游服务商会】为充分发挥温泉资源优势,扩大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强化企业协调,汤泉街道商会于2007年成立了旅游服务(行业)商会。通过商会平台,加强对外交往和联络,促进招商引资工作。
二、苗木之乡
1、发展历程
汤泉南依老山,苗木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70年代初,汤泉开始发展观赏苗木种植,势头与日俱增,引起多方关注。1982年,《新华日报》刊发《绿色的金库》一文。1984年,国家农业部《农场工作通讯》第五期刊发《苗木之乡纪行》一文,引起全国关注,一举全国有名。发展苗木种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南京市首个农村“万元户”就出现在汤泉。1985年,苗木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种植农户3000多户,出现268户“万元户”。1988年,汤泉被江苏省农林厅和江苏省花木协会命名为“花木之乡”。目前,汤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雪松繁育基地,各类苗木花卉种植面积突破4万亩,年销售2亿多元。2008年,汤泉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340元。

上一篇 下一篇 >